讓患者有體力和疾病對抗

不管選擇哪種療法治療癌症,中藥都可以針對治療期間,患者體質的不同變化做調理,讓患者有體力和疾病對抗。

當中藥遇上癌症,一定是「騙人偏方」的組合嗎?中醫師林宗樾表示,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近年來持續接受衛生署委託進行「中西醫整合癌症治療補助計畫案」,到99年度為止,有超過5000人次的癌症患者,經西醫診斷確實罹癌後,在接受西醫治療期間,配合中醫輔助調理緩解副作用,成效良好。

最近新聞揭露一位罹患肺癌的博士生,誤信密醫中藥偏方可治癒肺癌,放棄西醫治療,但花了數十萬元後,不到一年的時間反而病逝,讓很多人又開始認為,強調用中藥治療癌症,鐵定是騙人的偏方。

林宗樾表示,癌症患者常會因病急亂投醫,中了江湖術士的騙術,花了大錢又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,而讓正統中醫蒙受不白之冤。事實上,在西醫未發達前,華人治病多是用中醫、中藥,即使癌症也不例外。

幫助儲備體力,對抗癌症
西醫的優勢是能夠精確地把癌症的不同細胞型做分類,甚至還能區分不同細胞型及基因,分別要用不同的化療藥治療。因此,醫師還是建議患者應接受西醫正確診斷,之後針對不同的病情,和醫師充分溝通,並了解自己的病情後,選擇自己最信賴、也最適當的療法。而不管選擇哪種療法治療,中藥都可以針對治療期間,患者體質的不同變化做調理,讓患者能有體力和疾病對抗。也因此,在本次介紹的輔助緩解化療副作用的中藥,都已有成藥或健保有給付、可以加減的複方為主,讓患者輔助中醫治療時,不會增加額外的負擔。

據健保局統計資料顯示,由於化療藥的效果愈來愈好,癌症患者的存活率及存活時間愈來愈長,健保給付化療藥的費用相對的逐年升高。而放療及化療,幾乎是所有癌症患者都要面對的,但是這些治療不只破壞癌細胞,對正常細胞也會造成損傷,以致引起許多不適的副作用。

目前中醫已經確知放療屬於中醫的「熱毒」,而化學藥物因為種類繁多,目前尚未能很明確地辨識哪一種化療藥所形成的,會是何種類型的破壞。因此,目前中醫輔助治療癌症,多是從患者接受化療後引起的副作用及併發症來「對症治療」。化療後最常見的是噁心、嘔吐症狀,這也是多數患者最難忍受的。

而最嚴重的副作用則是骨髓抑制,常會造成患者白血球下降、血小板減少及慢性貧血,以致影響患者接續的療程其他的副作用還有掉髮、皮膚長疹子或發生甲溝炎,另外,還有神經麻痛、口腔潰爛等。

對症下中藥,改善不適
由於化療的時間通常長達數個月,在中醫看來,接受化療後,患者多會產生虛症,如噁心、嘔吐及腸胃消化不佳等,主要是脾胃陰虛在骨髓抑制方面,若就症狀來看,在中醫認為屬於腎虛,可以補脾胃為主,讓患者的脾胃吸收能力恢復,造血功能才能恢復而掉髮的症狀,在中醫辨證中,也是屬於腎虛的範疇。

至於皮膚長痘痘、皮疹以及甲溝炎等症狀,雖在中醫辨證上屬於熱毒的範圍,但化療藥長期使用多屬虛症,因此若出現熱象,並不能用一般的寒涼瀉下或清熱解毒藥方,以免反而使體質更虛,因此,多會採用滋陰清熱的方式來改善熱象。而化療藥物造成末梢神經壞死引起的麻木或麻痛,在中醫屬於痺症,和一般痺症為風、寒、濕引致,不同的是化療藥引起的神經麻木、麻痛,多為氣滯及血瘀引起,因此,治療時多採取活血化瘀。

而很多化療患者會出現口腔潰爛,或合併電療後口乾、唾液不足,則通常屬於虛火引起,改善這種現象也不能單純以「多喝綠豆湯」清熱解毒,應該從滋陰的方式來改善熱象。

當患者出現血球不足的骨髓抑制症狀時,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兼任副教授葉慧昌認為,化療藥損害骨髓微循環,而導致造血細胞無法得到養分供應,致使白血球、紅血球及血小板降低時,中藥可以調整體內陰陽、補養脾胃、補益氣血,將有助提高血球的數目。

藥即是毒,不宜長期使用
雖然這次介紹的藥材都屬於比較溫順、不會引起急熱或急寒的藥物,但是醫師提醒,任何藥物都不宜使用超過3個月,因為一個藥用久了,加上季節改變,體質一定會有所改變很多人聽到、看到某些藥物的介紹,擔心看一次中醫可能就要多花很多錢,因此常會買某種藥就固定長期食用。但即使醫師一直強調「補養為主」,所有的藥物都是毒,尤其是癌症仍在控制中的患者,更要注意使用,否則再好的藥,吃錯時機,都可能會使病情惡化。

以可補血及幫助改善化療掉髮的四物湯為例,乳癌患者在化療後明顯虛症時使用四物湯,可以明顯改善骨髓抑制症狀,但因四物湯有刺激女性荷爾蒙的作用,因此使用在子宮肌瘤或乳癌時,就要注意使用時機。而人參是行氣及改善虛症效果非常好的藥材,但若用錯時機,也可能造成腫瘤惡化。因此,所有中藥材,都要經過中醫師辨證後再使用,才能在治癌及扶正氣上獲得雙贏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癌症保健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